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在介绍自己时,赘述了十来分钟,可听的人还是没听明白他的优势在哪里。有的人只简洁明了了两分钟,却令人立马对他感兴趣。在写文章时,有些人用尽气力、耗尽文笔,却自始至终没法让读者高潮。有些人无论写什么文章,阅读量都100万+,读者在看的过程中,心里已经感觉到引起共鸣,看完不禁赞不绝口:说得太在理!那么,演讲口才培训班小编跟大家分享什么样的表达更有感染力更能感动人呢?有没有方法可循?答案是肯定的。
在写产品文案时,有的人写出来的文案,完全激不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营销效果惨不忍睹。而有的人写出来的产品文案,不仅瞬间打动,还能让消费者听众做出购买决定,同时还培养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一、精准表达(具体的例子代替抽象的评价性语言)
同样的观点、同样的产品,但因为讲话的人不同,效果有着千差万别的。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平时大多数人讲话时,通常讲话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听的人没有太多感觉,说白了,你讲的这点东西也不是特别独到的见解,基本上别人都听过,或是有印象。那我们怎么讲才能让听 的人有感觉呢?这是精准表达,把你的观点精准有效的传递给听众。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我们通常在讲的是我们自己的观点、见解、经验,我们叫观点,因为这是你自己通过不同经历体验得来的,如果你轻描淡写只讲你总结出来的观点,别人自然不理解。
比如一位大学生去面试财务工作,资质各方面都齐全的情况下,面试官问他,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人?大学生回答:“我是一个细心的人。”如果你是面试官你听了就会信吗?
那我们试试刚刚的精准表达公式,大学生面试的栗子,面试官问他,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大学生说:“我是一个比较细心的人,我在大学时喜欢看英语杂志,我记得还是在大二的时候,第三期英语杂志的第13页第六行,他们用的逗号不是英文的逗号,而是中文的逗号,当时就把那页纸剪下来,标记后寄给了杂志社,杂志社总编还回了我信,并送了我一年的免费杂志。”听到这里你相不相信这个大学生是个细心的人?
香港领导大王金利来的老板曾宪梓先生在对话里讲了,说他刚创业的时候骑自行车拉着一箱领带去地摊老板那推销,没等开口,地摊老板说不要不要,后面他开始和地摊老板拉家常,分烟给他抽,聊熟了地摊老板主动要了他的领带了,后面他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所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给对方讲一个观点,效果是不是不一样呢。
精准表达:观点+事实、细节、为什么这么说(一定要具体到一件事,一个细节上、为什好)
二、用讲故事代替讲道理(情绪化代替平淡化)
在如今的沟通环境中,相比讲道理而言,人们往往更喜欢讲故事。
语言是可以有生命和情感。以真实情感作为基础,达成双方的连接,这才是沟通的终极使命。
情绪化,听起来是一个贬义词。不过对语言来说,则是一个褒义词。当语言有了情绪画面,表达就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善于讲故事的人,总是很容易被人接受。当你懂得绘声绘色地讲个故事,通过故事情感和细节与听众内心产生共鸣,最后借助故事让听众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某种信念的力量,这远远要比单纯讲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当你在讲道理的时候,从语言中传递出来的是一种强制说服和压迫控制的感觉,你讲的道理再有道理也没有,此时对方的内心是抗拒的。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总爱跟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讲道理,讲了一遍又一遍,毫无新意的大道理。孩子得进去吗?越讲孩子越反抗,听得进去才怪!讲了半天一句没听进去,还会对你的唠叨产生反感,这就是典型的无效沟通。
那哪些故事更容易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呢?
❶ 别人的故事
❷ 你自己的故事
不管是讲哪种故事,前提是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情感与你的内心是有共鸣的,简单来说就是,你对这个故事或经历有感觉的。否则,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文字说明,是没有情感的,也不能真正地打动人!
水平测试,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智狼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