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口才培训

“承认脆弱,让我们更强大” | TED史上最受欢迎的演讲之一

发布日期:2019-01-10 浏览: 2993

分享:
返回列表

作者:布琳·布朗

配图:电影《温柔地杀我》


Momself 大表姐:


大约是快到年底了,表姐身边的人气场都有点丧。可今天看了布琳·布朗的这个《脆弱的力量》演讲,我真的获得了很多勇气,也强烈推荐给你。


你也有这种时候吧?认为自己不够好、被羞耻感包围、麻痹情感,认为生活一团乱麻……每当这种时候你就会想:要是我再强大一点就好了。可是布琳·布朗提出了Momself也常在讲的一件事:要承认自己的脆弱。


承认脆弱,就是一种强大。


全然地看见脆弱,接受它、包容它,全心全意。因为这不是暴露自己,那些脆弱的东西也是让我们变得美丽的东西。


但这不容易做到,我们很容易去主动选择麻痹消极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可总有一天,当看见了脆弱的力量后,我们是会成为那个更好的人的。


你要相信,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今天的这个演讲,是TED史上最受欢迎的视频之一,超过千万人次的点击,我想你也会从中获得一点力量。



  布琳·布朗演讲节选  


我是一个从事定性研究的科研人员。我收集故事,这是我的工作。或许故事就是有灵魂的数据。所以我是个做研究兼讲故事的人。


我今天想跟大家谈论的话题是关于拓展认知——我想给你们讲几个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份研究的,这份研究从本质上拓宽了我个人的认知,也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生活、爱、工作还有教育孩子的方式。



当我还是个年轻的博士研究生的时候,第一年,有位研究教授对我们说:「事实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东西你无法测量,那么它就不存在。


我心想他只是在哄哄我们这些小孩子吧。你得知道,我有一个社会学的学士文凭,一个社会工作的硕士文凭,我在读的是一个社会学的博士文凭,所以我整个学术生涯都被人所包围,他们大抵相信生活是一团乱麻,只能接受它。 而我的观点则倾向于,生活是一团乱麻, 解开它,把它整理好, 再归类放入便当盒里。 


我想这就是我要的职业生涯,因为我对乱成一团、难以处理的课题感兴趣。我想要把它们弄清楚,我想要理解它们。我想侵入那些我知道是重要的东西中,把它们摸透,然后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献给每一个人。


所以我的起点是关系。因为当你从事了10年的社会工作,你必然会发现关系是我们活着的原因,它是种感应的能力,生物神经上,我们是这么被设定的。它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就是这么简单。 


下面这个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你的上司给你做工作评估,她告诉了你37点你做得相当棒的地方,还有一点成长的空间。然后你满脑子都想着那一点成长的空间。不是么?


这也是我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当你跟人们谈论爱情,他们告诉你的是一件让他们心碎的事。当你跟人们谈论归属感,他们告诉你的是最让他们痛心的、被排斥的经历。当你跟人们谈论关系,他们跟我讲的是如何被断绝关系的故事。



所以很快的,在大约开始研究这个课题6周以后,我遇到了这个前所未闻的东西,它揭示了关系——以一种我不理解也从没见过的方式。 所以我暂停了原先的研究计划,对自己说,我得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 


它最终被鉴定为耻辱感。 


耻辱感很容易理解, 即害怕被断绝关系。「一些关于我的事,如果别人知道了或看到了,会认为我不值得交往。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这种现象很普遍,我们都会有(这种想法)。没有体验过耻辱的人不具有人类的同情或关系。


滋生耻辱感的是一种我不够好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我不够苗条,不够有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职位不够高……而支撑这种心态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脆弱,关键在于要想产生关系,我们必须让自己被看见,真真切切地被看见。


 

我怎么看待脆弱?我恨它。所以我思考着,这次要击溃它。我要闯进去,把它弄清楚,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彻底瓦解耻辱,我要搞清楚脆弱是怎么运作的,然后我要智取胜过它。


所以我准备好了,非常兴奋。但跟你预期的一样,事与愿违。我预计的一年变成了6年,我收集了成千上万的故事,做了成百上千个采访。


就在这6年中,我大概理解了耻辱的运作方式。 


我写了本书,抛出了一个理论,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如果我粗略地把采访过的人分成具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他们勇于去爱并且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另一部分则是为之苦苦挣扎的人,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足够好。


区分这两类人的变量只有一个:那些敢于去爱并拥有强烈归属感的人相信他们值得被爱,值得享有归属感,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


就这么简单。


而对我来说,那个阻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困难的部分,是我们对于自己不值得享有这种关系的恐惧。无论从个人,还是职业上,我都觉得有必要去更深入地了解它。



这群人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一个蹦入我脑子的是「全心全意」这个词。 这是一群全心全意、靠着一种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在生活的人们。这些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勇气。


我想先花一分钟跟大家区分一下勇气和胆量。


勇气,最初的定义是真心地叙述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你是谁。所以这些人就具有勇气承认自己不完美。他们具有同情心,先是对自己的,再是对他人的,因为事实是,我们如果不能善待自己,我们也无法善待他人。


最后一点,他们都能和他人建立关系——这是很难做到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坦诚,他们愿意放开自己设定的那个理想的自我,以换取真正的自我,这是赢得关系的必要条件。


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共同之处:他们全然接受脆弱。他们相信让他们变得脆弱的东西也让他们变得美丽。


他们不认为脆弱是寻求舒适,也不认为脆弱是钻心的疼痛——正如我之前在关于耻辱的采访中听到的。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脆弱是必须的。他们会谈到愿意说出我爱你,愿意做些没有的事情,愿意在做完乳房X光检查之后等待医生的电话。他们愿意为情感投资,无论有没有结果。他们觉得这些都是最根本的。



这个结果让我以为我背叛了科研。


科研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去研究现象、去控制并预测。而我现在面对这么一个结果:要想与脆弱共存,就得停止控制,停止预测。于是我崩溃了。但我的心理医生称它为灵魂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当然比精神崩溃要好听很多,但我跟你说那的确是精神崩溃。


我跟心理医生戴安娜第一次见面时,她问:发生了什么事?我说事情是这样的。我很纠结。」她说:你纠结什么?我说:嗯,我跟脆弱过不去。而且我知道脆弱是耻辱和恐惧的根源,是我们为自我价值而挣扎的根源,但它同时又是欢乐、创造性、归属感、爱的源泉。所以我觉得我有问题,我需要帮助。我补充道:但是,这跟家庭无关,跟童年无关,我只需要一些策略。戴安娜的反应是:这不算好,也不算坏,它本身就是这样。


我的天,要悲剧了。


你知道的,有些人当他们发现脆弱和温柔很重要的时候,他们放下所有戒备,欣然接受。但一这不是我, 二我朋友里面也没有这样的人。对我来说,那是长达一年的斗争,这是场激烈的混战。脆弱打我一拳,我又还击它一拳。最后我输了,但我或许赢回了我的生活。



然后我再度投入到了我的研究中,又花了几年时间真正试图去理解那些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他们做了怎样的决定?他们是如何应对脆弱的?为什么我们为之痛苦挣扎?我是独自在跟脆弱斗争吗?不是。


这是我学到的:我们麻痹脆弱


好笑的是,我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状态:你怎样定义脆弱? 什么会让你感到脆弱?在1个半小时内,我收到了150条回复:跟丈夫/妻子提出要做爱被拒绝;约某人出来;等待医生的答复;被裁员;裁掉别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活在一个脆弱的世界里。我们应对的方法之一是麻痹脆弱。


我认为当代人一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归咎于它——在美国历史上,我们是欠债最多、肥胖、毒瘾、用药最为严重的一代。问题是,我从研究中认识到,你无法选择性地麻痹感情。你不能说这些是不好的。这是脆弱,这是悲哀,这是耻辱,这是恐惧,这是失望,我不想要这些情感。我只要去喝几瓶啤酒,吃个香蕉坚果松饼。


可你无法只麻痹那些痛苦的情感,而不麻痹所有的感官、情感。你无法有选择性地去麻痹。当我们麻痹那些消极的情感,我们也麻痹了欢乐,麻痹了感恩,麻痹了幸福。然后我们会变得痛不欲生,我们继而寻找生命的意义,然后我们感到脆弱,然后我们喝几瓶啤酒,吃个香蕉坚果松饼……


危险的循环就这样这形成了。



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是:我们是为什么、怎么样麻痹自己的。


我们麻痹自己的另一个方式是把不确定的事变得确定。


宗教已经从一种信仰、一种对不可知的相信,变成了确定。我是对的」,你是错的」,闭嘴」,就是这样……只要是确定的就是好的。


我们越是害怕,我们就越脆弱,然后我们变得愈加害怕。


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变得完美,这是最危险的。


当你把这些完美的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我们的任务不是说:看看她,她完美的无可挑剔,我要确保她保持完美——保证她五年级的时候可以进网球队,七年级的时候稳进耶鲁。


那不是我们的任务。我们的任务是注视着她,对她说,「你知道吗?你并不完美,你注定要奋斗,但你值得被爱,值得享有归属感。」这才是我们的职责。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代孩子, 我保证我们今天的很多问题会得到解决。


还有一种方法,我把它留给你们:卸下我们的面具,让我们被看见,深入地被看见,即便是脆弱的一面;全心全意地去爱,尽管没有任何担保——这是最困难的。


我也可以告诉你,作为一名家长: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保持快乐,哪怕是在最恐惧的时候,哪怕我们怀疑我能不能爱得这么深?我能不能如此热情地相信这份感情?我能不能如此矢志不渝?


在消极的时候能打住,而不是一味地幻想事情会如何变得更糟, 对自己说:我已经很感恩了,因为能感受到这种脆弱。这意味着我还活着。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相信我们已经做得够好了。因为我相信当我们在一个让人觉得我已经足够了的环境中打拼的时候,我们会停止抱怨,开始倾听,我们会对周围的人会更友善,更温和,对自己也会更友善,更温和。


这就是我演讲的全部内容。


谢谢大家。


- END -

预约课程顾问1V1沟通指导

水平测试,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剩余99个名额本期预约满 抢先预约

微信二维码

智狼邦官方微信

联系方式
电话:13798261419
手机:13798261419
邮箱:517141914@qq.com
我们的地址
南山分校: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1124号南油第四工业区2栋813室
福田分校: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世纪汇都会轩3114室
龙华分校: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工业西路上塘商业大厦51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