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浙江27岁二胎妈妈董冰,因为通宵玩手机,被发现猝死家中。
据董冰婆婆回忆,当时来到房间,想叫她起床吃早餐。谁知喊了几声,竟一点反应也没有。走近一看,眼前的一幕差点让她吓瘫在地。董冰全身僵硬,面无血色,侧躺在被窝里,眼睛还盯着手机。而手机屏幕,就定格在淘宝页面上。婆婆赶紧拨打12,尽管医生及时赶到,但董冰早已没有了心跳……
经法医鉴定,董冰属于通宵玩手机引起过度疲劳,突发心源性疾病而猝死。得知妻子死讯,董冰丈夫泣不成声。他说,董冰每天都要辛苦照顾两个孩子,根本没多少空闲时间。等晚上孩子睡着后,才有时间玩手机。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床上刷啊刷,逛淘宝、刷微博、朋友圈,甚至通宵不睡。慢慢地,董冰开始对熬夜玩手机上了瘾,不看几个小时手机就睡不着,后来,还导致了经常性失眠。
就这样,一个27岁的年轻生命,因为手机成瘾丢了性命。两个年幼的孩子,也从此没了妈,一部手机引起的悲剧,实在让人深思。
1、手机成瘾,是一种“赌博式”陷阱
如今,手机成瘾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早上睁眼做的第一件事,是刷手机。睡觉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刷手机。即使上洗手间,发现手机没带,非得把手机拿到,才能安心。随着手机上瘾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在百度百科都出现了一个叫“手机上瘾症”的词条。
那么,手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人们都离不开呢?前谷歌设计伦理师特里斯坦·哈里斯,揭示了其中的真相。他说,现在的手机app里,设计者故意设置了一些“陷阱”,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患上“手机上瘾症”。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刷屏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新内容。只要一直刷,就一直有,永远没有刷到底的时候。“因为推送的随机性,你无法预测下一条是什么内容。”就像赌博,人们不知道下次赢钱是什么时候,但人们知道,我早晚会赢。当我们不停刷手机,新内容会给我们带来随机奖赏刺激,偶尔看到有趣的内容,就会想再刷下一次。
这时候,我们陷入了设计者的“陷阱”,根本不可能放下手机,只有不断刷更多的内容,才能保持快乐的持续获得。
2、手机的世界,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手机还给我们带来连接世界的感觉。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根本离不开手机,不是沉迷游戏,而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关注一些当时流行的东西,通过各种APP,看看世界发生的新鲜事。那时的我有一种感觉,只要一天不看手机,就会被社会抛弃。后来,我已经不满足于只看新闻这种“肤浅”的信息了,开始到各种知识分享软件,阅读一些干货,或者买一些付费的课程。
很快,手机里的“资讯”和“干货知识”,充斥了我的大脑。我一度以为,只要通过手机,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高价值的信息。同时,还产生了一种迷之自信,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比身边的人都牛逼了。
但现实却是,这些看似“有用”的信息,并没有给我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任何改变。大部分时候,早上在微博看的头条新闻,中午就会忘掉。前一天看到的干货知识,即使当时犹如大脑开光,豁然开朗,但到了第二天,都会消失殆尽。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太短,通常只会在和朋友的闲聊中回想起一点点内容,变成屈指可数的谈资。手机每天更新的海量信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价值,也不能给我们提供真正的广阔视野,相反,还会限制我们看问题的深度。
当我们真正用心去探讨一件事物,就会发现,原来手机上那些所谓的“知识”,只不过是一堆琐碎的跟风事物罢了。
3、手机不离身,是对焦虑情绪的逃避
回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觉得手机最好玩。不是放假,轻松的时候,相反,是压力最大,最忙的时候。比如考试前,工作deadline前,哪怕我们滑动两下屏幕,都觉得身心舒畅。
在广州工作的石小姐,最近就沉迷上了玩手机,她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部门主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很快就被提升至管理岗位。虽然工作量减少了,但压力和责任却成倍增长。
一向对工作热情很高的石小姐,感到十分焦虑,即使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也会经常掏出手机刷几下。她说:“我不是一个喜欢玩手机的人,对淘宝购物兴趣也不大,但不知道怎么,最近就老喜欢玩手机。”后来,石小姐刻意在休息时间不碰手机,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变得更加心神不宁,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蔫。
美国斯泰森大学心理学教授克瑞斯特佛说过,“有些人手机成瘾,是一种逃避抑郁、焦虑的表现形式。”所有的成瘾,都是人感到痛苦后,想要找个东西依附,而手机,就是石小姐的寄托。和用吸烟来缓解焦虑一样,有些人对手机的依赖,刻意慰藉内心的焦虑。当手指滑动或点击屏幕时,似乎所有的孤独,不安全感,以及烦恼都可以有所缓解。
可一旦放下手机,所有的焦虑都会成倍返还。我们在手机里拖延的时刻,耗费的精神,都是为了逃避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焦虑驱动我们利用玩手机来饮鸩止渴,但每刷一次,我们就更焦虑一点。这个恶性循环导致我们对手机彻底上瘾。当我们想要放下手机时,就会引发恐慌。
4、手机社交依赖,源于真实关系恐惧
作为通讯媒介,手机让现代人的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即使我们不刷微博,不玩游戏,不煲剧,但社交功能,依然是重中之重。
聊天软件的兴起,让社交格局发生变化,多少不善言辞的人,有了新的交流途径,多少说不出口的话,可以通过一条微信,一个表情表达。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就是逐渐弱化人们对真实关系的建立。
去年下半年,山西一位大学生小林,突然成了重度手机成瘾者。毫不夸张地说,只要1分钟没看手机,就会全身难受,心里堵得慌。有时听到细微的声音,就会觉得是自己手机响了,手机放到口袋里轻微的摩擦,就会觉得是震动。
原来,那段时间他在暗恋一个女孩,但小林不是一个会表达情感的人,所以现实中的接触并不多。加了对方微信后,小林开始发出攻势,不仅每天找对方聊天,还会敏感地捕捉对方释放的每一个信号,发出的任何一条微博、朋友圈等。就这样,小李对手机产生了强大的依赖。后来,小林表白被拒,手机成瘾自然不治而愈。
像小林这种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过多地利用手机进行沟通。在心理学上,这叫真实关系回避,它的本质,和对真实关系的渴望,是一样的。
但是,手机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太有限了。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发展真实关系,还会把与人的距离,越拉越远。最终,导致我们再也无法建立真正的真实关系。
5、手机当伴侣,孤独的“自我满足”依恋
和逃避真实关系相反,还有一种手机成瘾者,他们开朗外向,甚至善于与人交流,但繁杂的人际关系让他们身心疲惫,从而寻求一种不那么费力的满足关系。
关于手机成瘾,知乎上有这么一个回答。
如果花1999元,就能拥有一个漂亮又懂你的女朋友。
如果花5288元,就能拥有一个成熟稳重、举止优雅的男朋友。
如果我们可以像发朋友圈一样,熟练地游走于职场
如果我们可以像玩游戏游戏一样,游刃有余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现实里的人际关系,像点个赞那么简单。
如果生活里发出的抱怨,像网上留言一样没有代价。
那么,还有谁会沉迷手机?
我们人人都需要陪伴者,但现实却没有一个人,能像手机这样,只要你需要,它就在。而且,你不需要跟它搞好关系,不用在乎你使用太久了,它不会不高兴,也不必担心它会疲劳。这样的自我满足感,是最安全可控的。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曾提出,回避型的依恋模式不仅在临床中的比率较高,在今天,也是极为常见的现代人的依恋模式。回避自己对依恋的需要,回避真实的人和人的关系,习惯自我满足,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这也是为什么更多人选择和手机“在一起”。
但其实,在人类的心底,我们更喜欢跟人玩,更享受跟人的依恋。只有当这种依恋需得不到满足,才会转投向手机。
我们为何继续如此本末倒置的选择?比起对手机的单向依赖,在人的关系中感受温度也许会更好。
6、放下手机,回归真实生活
戒除手机成瘾,我们要做的不是强制自己远离,而是培养新的习惯。当你把重心,更多地放在生活、与家人朋友相处、阅读书籍等真实事物上,就会发现,手机所能带给你的,远不及这些。
前不久,李健在《中国好声音》节目里,用自己的学识和幽默感带动现场气氛,收获了一大波粉丝。他提到,自己很少玩手机,因为在有手机的时候,很难去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身为一个音乐人,所需要的是智慧,是知识,是日积月累的积淀。而不是每天拿着手机去幻想着自己某一天有了智慧有了知识,如果常常沉迷手机,就会忽略了最真实的东西。
无独有偶,湖南电视台主持汪涵,也是一个对手机很节制的人。欧弟评价他是不怎么用朋友圈的人,也是自己认识的艺人里,唯一没有微博的。
在《火星情报局》里,汪涵也讲过。自己的朋友圈里最多的时候是1多人,但是已经让他觉得太可怕了,决定要把一些没意义的都给删掉。他认为,事情都可以在群里说,不应该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更直言,连陈坤范冰冰的微信都删掉了。
汪涵说,没有了那么多纷纷扰扰,自然就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生活了。而对于真正的朋友,即便没有微信或者长期不联系,感情也不会因此有所改变。
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人际交往,手机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关键。只有当你沉下心来努力,踏实去沉淀,独自面对困境,才能过好生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国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水平测试,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智狼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