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是一个隐形的“沉默者”?
很多人的苦恼,来源于一种可以称之为“被动沉默”的困扰:在社交场合中一开始说话,就会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在意周围的目光。
明明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但就是在关键时刻脑子一片空白,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敢表达。
特别渴望与人交流,也知道与人交流是好事情,但就是无法做到大方自然地做到......这些被动沉默者,往往因为实在太难与他人自然交流。
所以总会否认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尬聊,我在别人面前太容易紧张了......最后只好退缩回去,收回要表达的心。
其实疏离感是现代人常有的感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
从前是父母命不可违,爹娘在不准让你远游,爹娘让你嫁给大傻子娶个丑八怪都只能认了。
现在呢,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与父母之间的“边界”。小时候我的日记不准你看,我的心事你别逼我说。
长大了我不想结婚你就不能硬要我将就,我不想生娃你就不能强行要我用上我的子宫。
每个个体都独立地拥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个体都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当然,每个个体也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全部责任。
当然,这种“边界”并不意味着“不亲密”,但亲密关系一定建立在不彼此肆意侵犯对方的安全领域上。
对家人如此,对外界的人更是如此。 作为朋友,“兄弟”和“闺蜜”这个“称号”并不意味着我完全打开了对你的边界。
请你不要肆意打探我的隐私,更不准把我秘密流传到别人耳朵里。如果我不愿意,别瞄我的手机,别动我的水杯,别看我的考卷和工资条。
作为陌生人,遵守我们之间显性订立或隐性订立的“契约”,比如不要用“年轻人站半小时怎么了”来侵犯我使用自己购买的高铁座位的权利,更不要随便把人家小朋友抱在自己腿上。
回到我们要说的话题,为什么会有沉默人格。 因为肆无忌惮地侵犯个人边界的事情太多了。
有时,不沉默代表了自己的立场。有时,不沉默只是头脑一热。但是人的立场会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你会推翻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的立场,而唯独收不回的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有些话说完了没人记得,而有些话会被曲解,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一把利剑,而这把利剑恰恰是出自自己之手,是自己有意无意扔给别人的。
到时候,你如何再去怪罪别人为何用你自己掏出的利剑捅你一刀?怪罪的恐怕也只有自己吧。于是,我们用沉默保护自己,我们用沉默武装自己,我们用沉默模糊自己。
沉默的久了,就忘记自己的立场,忘记自己的想法,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在这个社会,这个年代,我们终究做不了自己。
水平测试,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智狼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