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孩子都有老师来教育,而在家就需要家长亲力亲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
一、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1.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
孩子从出生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生活在家庭,整天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都是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的。家长的自身言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比较大的,所以有些教育家亲切的把父母称之为孩子的终身老师。这种教育往往会形成一个家风,对几代人都有很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家风多多少少都会跟家庭成员的职业有联系。
2.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出生后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早期性。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三岁便进入了幼儿期,从三岁到六岁是学龄前期,这个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五岁以前智力的发展是最快的时候,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以后的智力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体现的权利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立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子女在某些方面对父母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所以父母对子女都有一定的制约性。
4.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
家庭教育是父辈对子女的单一教育。家庭教育里家长更容易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要及时纠正正孩子出现的问题,不让问题累计,使孩子不好的习惯扼杀在摇篮里。
5.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的天然性和亲密性,使得父母的情绪变化都会对孩子有很强烈的感染性。孩子对父母的喜怒哀乐都会心领神会,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孩子很容易的与父母的意见达成一致。
二、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助推器
孩子从小到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也从一个小的家庭慢慢的过度到这个大社会了,慢慢开始接触到家人以外的人物,事物。社会上的真善美丑会不断的进入孩子的思想,家长不可能一直把孩子护在羽翼下。儿童虽然缺乏理性的辨别能力,但是他们的感受能力却比成人强烈。作为家长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教育,提高孩子鉴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家长也要检讨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形象,净化孩子的内心,预防孩子犯错。
水平测试,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智狼邦官方微信